
臺灣留學現況
臺灣四面環海,屬於典型的海島國家,長年仰賴全球化人才與世界積極互動以擴張國際貿易。因此,無論是檯面上的知名人物,抑或是身旁的親朋好友,一定都會遇到許多有出國留學背景的人。
據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各年度世界各主要國家之我國留學生人數各洲統計,美洲長年居於國人留學人數最多的洲別,其次降序為大洋洲、亞洲、歐洲和非洲(亞洲於105~109年為國人留學生第三高之洲別,110~111年則由歐洲取代)。
當中,又以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各自穩居臺灣人歷年留學首選前三名,加拿大與英國則始終緊追在後,形成105~111年最多我國留學生國家的五強鼎立局勢。值得一提,第六~十名競爭更為激烈,德國、紐西蘭、波蘭、馬來西亞(108年前)、法國(106~107年)、奧地利(只有105年)、韓國(108年後)和西班牙(111年)皆曾進榜,憑藉各自優勢輪流受到臺灣學子青睞。
臺灣人十大留學國家寵兒
美國

使用強勢語言
土地大資源多
與臺灣地緣關係密切
臺灣人移民國家首選
日本

最多臺灣人學習的第二外語
與臺灣國際貿易關係熱絡
與臺灣地緣關係密切
英國

使用強勢語言
一年制碩士學位
不用GMAT和GRE即可申請學校
文化底蘊豐富
歐洲跨國方便
紐西蘭

使用強勢語言
當地完成中學後,繼續向上升學
前進其他英語系國家求學之跳板
馬來西亞

華人為第二大族群
與新加坡地理位置接近
奧地利

德語系國家且花費較德國低
歐盟獎學金會員國*
文化底蘊豐富(尤指藝術層面)
歐洲跨國方便
西班牙

牙醫科系較容易入學
全球頂尖商學院認可
歐盟獎學金會員國*
文化底蘊豐富(尤指藝術層面)
歐洲跨國方便
澳大利亞

使用強勢語言
與英國體制相似
時區及距離皆與臺灣接近
教育和科技面之學術影響力強
工作機會多
加拿大
_svg.png)
使用強勢語言
土地大資源多
與臺灣地緣關係密切
臺灣人移民國家的第二選擇
德國

高等教育免學費
許多英語授課課程,不受當地語言程度拘束
歐盟獎學金會員國*
文化底蘊豐富
歐洲跨國方便
波蘭

醫學科系較容易入學
歐盟獎學金會員國*
文化底蘊豐富
歐洲跨國方便
法國

許多英語授課課程,不受當地語言程度拘束
歐盟獎學金會員國*
文化底蘊豐富(尤指藝術層面)
歐洲跨國方便
韓國

韓流風靡
學習語言為主,取得學位為輔
*部分歐盟獎學金要求學子需前往至少兩個合作國家求學,以獲得聯合碩士學位(有些學程必須按照順序前往 指定國家和學校就讀)
你想留學嗎?
從各年度世界各主要國家之我國留學生人數各洲統計表可得知臺灣留學生人數於105~109年呈現穩定攀升,可見當時的留學風氣蔚為興盛。109年,新冠肺炎在全世界迅速蔓延,不少打算留學之國人因而卻步,亦打亂眾多留學中學子的計畫,選擇立即返臺。
正當本團隊樂觀地假設疫情趨緩後,我國留學生人數應隨之上升並逐步回歸疫情前的留學熱潮時,110~111年卻迎來大規模下降,甚至低於此份數據最早之紀錄年份(105年)⋯⋯
\專家來解答/

Raye
TaiwanGPS專案負責人
商研院國際發展服務中心副研究員

簡陳中
TaiwanGPS專案負責人
商研院國際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
簡陳中
TaiwanGPS專案負責人
商研院國際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

張忠豪
中華民國留學服務
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藉由推廣教育部獎學金和分享國際經驗的專案 ——TaiwanGPS、提供留學正確資訊及保障留學生權益之政府合法立案單位——中華民國留學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結合專業的市場觀察與自身海外求學經驗,解密臺灣留學現況第一手消息!

Q1:為什麼臺灣留學生人數減少呢?
疫情後,線上課程不但越來越受教育體制重視,也彌補獎學金諸多不足的地方,所以越來越多學校(尤其是美國)大量開設純線上或實體加線上之混合課,省去機票費、住宿費和許多留學時須承擔的問題,來吸引國際學生們。
另外,由於過去留學回來的好老師們本身研究能量都很高,加上政府不斷提供研究資金,所以臺灣研究水平一直往上衝,都是世界有目共睹的。相形之下,如果在臺灣就可以跟好老師學習,又沒有語言隔閡,學生當然會想要留在較具安全感的環境。這其實是德政、很多老師辛苦耕耘的成果,但相反的會讓臺灣願意出去的人變少,我們就會跟國外的連結產生斷層。

Raye
這些年來,臺灣的經濟實力、教育品質不斷提升,因此很多臺灣的大學做的研究在世界頂尖期刊都能發表,我們也越來越自信。況且花了好幾百萬去留學,回來不見得找得到好工作;考上臺灣研究所後,也還是可以出國交換,隨時與國外大學或研究機構做交流,所以我們越來越國際化,選擇比過去來得多,大環境不一樣了。

簡陳中
少子化後,學校需要補足學生缺口,所以很多國內學校藉由直升、不用考試,只要教授批准通過,就可以唸他們的碩士班。通膨也影響非常的大,國外物價是滿令人嚇一跳的,而臺灣的物價雖然有漲,但仍是可以接受的。當你收到國外學校入學信時,它會給你學費總圖,告知你要付多少錢。此時臺灣學生就會考慮,我到底要留在臺灣唸書呢?還是去國外?

張忠豪
Q2:受世界經濟影響,留學所需花費不斷上漲,使得不少人因而打消海外深造念頭。政府有提供哪些留學獎學金呢?
有教育部公費留學、留學獎學金、世界百大合作設置獎學金、歐盟獎學金及大家比較熟悉的學海獎學金。
Raye

國外單位或民間機構也會提供一些留學獎學金(如:傅爾布萊特、學術教育基金會),各國駐臺辦事處也會有短期進修的獎學金。另外,零利率的留學貸款也很重要,這對經濟狀況不是那麼優渥的孩子來說是蠻重要地推動力。假設政策上希望國人留學人數恢復成以前或在上升,政府是可以考慮鬆綁條件。
簡陳中

Q3:教育部持續提高留學獎學金預算,為何留學人數仍下降?
如果你花了兩、三百萬去留學,回來後卻和你在臺灣的同學薪水一樣,甚至還負債,這對經濟學來講是完全不合邏輯的。留學生活也不是每天都住迪士尼那般快樂,可能會碰上種族歧視、當地語言非母語、經濟考量、學成歸國⋯⋯等全面壓力。
我那個年代(笑)兄弟姐妹很多,如果我在國外,其他哥哥姊姊會陪著爸媽,但現在少子化時代,家人如果心裡無法調適,加上投資報酬率不夠,如果能考上臺清交成政的頂尖研究所,也不比留學差,就會出現待在臺灣繼續升學的替代性選擇。
簡陳中

Q4:若臺灣留學生人數持續下降,臺灣未來會面臨何種挑戰呢?
不只是英、美、法、德或日本⋯⋯等國人留學人數最多的前十名國家,還會減少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交流機會,在專業領域上所學就會比較侷限於臺灣自己之發明、發想與研究。雖然透過在臺灣舉辦國際型的論壇、講座邀請國際學者來分享,還是可以吸收到這些資訊,但這和是否有在當地親身經歷文化的刺激與衝擊是不一樣的。
美國國土安全部調查顯示因為多數美國人不喜歡出國,所以他們的護照持有率很低,而國內缺乏精通關鍵語言*的人才會造成國安問題。因為你不懂其他國家的語言,非常安於現狀對母國來說是個危機。撇除少數臺灣人從來沒有出國卻在語言上有很好的表現,大部分的人跟我一樣(笑),要到那個國家並被情境薰陶後,才知道應該用哪些字去表述、去溝通,所以我的另一個考慮是屆時臺灣專精其他語言類的人才也會跟著下降。
*註:在美國環境中,關鍵語言(Critical Language)係指對該國的國家安全和經濟繁榮至關重要之外國語言。
Raye

(強調)理想上,海外學成之老師、專家或研究員除了應帶回他在國外所學的新觀念或及技術學問,還應不斷與國外更新知識,像條水管般接過來,與時俱進。實際上,多數的人回來後就和國外交流停了。很多教授會說:「以前我們在美國⋯⋯以前我們在英國⋯⋯」,那都是二十年前的美國、三十年前的英國,這期間的政治、經濟、科技都會有很大變化。
反過來講,為什麼世界那麼值得我們學習?美國雖然看起來亂七八糟的,但它在很多方面永遠是世界最強的,因為它有很好的制度讓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在那邊做出最頂尖的發揮。舉例來說,最頂尖的學生及老師、最充沛的預算、最先進的儀器⋯⋯等全世界最厲害的東西都在MIT(麻省理工學院),那邊的發明的確是有可能會改變世界。
臺灣如果是小池塘,對方(美國、歐洲等地)就是大海洋。臺灣沒有那樣的環境,也不可能建立起那種系統。因此,若非大陸型國家的臺灣想從製造轉向創新,就必須去留學來和國際有更頻繁、更深、更廣的交流,而政府和民間單位也應放更多的資源鼓勵孩子去。
簡陳中

當然是壞處啦,我們不能做井底之蛙(笑)!畢竟臺灣是個外貿、海島國家,我們必須看外面的世界。若要取得碩士學位,基本上是英語系國家為主,加上英語可以通用國家很多,是個不可忽視的語言,也可以開拓眼界。如果你英文不靈光,對外貿易會很有問題。簡單來說,日本的學生為什麼要去美國唸書?為什麼要去加拿大唸書?他們也是海島國家,所以他們也碰到這樣子的問題,也需要去國外唸書。
張忠豪

結語:待在臺灣不好嗎?淺談大學畢業後海外進修的必要與否
雖然臺灣在電腦、科學等發展都不錯,但有些東西是國外已經發展成熟,而臺灣還沒有跟上。舉例來說,人機互動的HCI、UX、UI及商學院的數據分析、商業分析,臺灣還沒有一個真正好的學校有開這種碩士課程。因為是這七、八年才紅起來的,國人留學去唸這些學位是因為當地已經有老師在這個領域扎根,可是我們出國唸這些領域的博士班學生還沒回來,所以臺灣也沒有相對的師資來授課。
藝術有個領域叫Animation(動畫),它牽涉教授、設備跟未來工作機會。如果學子對這有興趣,就會非常想去國外唸書並發展,因為留在臺灣會面臨找不到學校、設備不夠好語產業展望不明。我們很期望在國外唸動畫或商業設計的學生,回國後能把這些資源一起帶回,在臺灣落地生根,相對的,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招攬東南亞或其他國家的學生來臺唸書?
臺灣有一所很好的學校──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它總是滿招,外籍學生也非常的多。北藝大有很好的設備和師資,自然而然地不需要多做什麼宣傳,大家都會來這邊唸書。當我們心目中的臺清交大研究所都沒有滿招,反而是北藝大,證明你只要有做到位,學生就會來。
張忠豪


延伸閱讀──揭開留學業者神秘面紗
Q1:留學代辦、留學顧問和DIY的差別?
留學顧問
留學代辦
DIY
類似advisor(指導者),
協助學生與家長做出判斷
填寫申請相關表格,代為辦理
全程自行申請
顧問多數的工作是幫學生在於這個當下,對於該科系的前景、名聲等做判斷(如:我該怎麼選學校?那我這樣選對不對?)。我也只在有疑慮時問選校原因並稍微再提醒一下。如果你給我一個答案是OK的, 確定的,既然自己選擇的,那當然去。最後的決定權是在學生跟家長,而不是在留學顧問,所以我常跟學生講:「你不能被留學顧問或代辦牽著鼻子走,而是『必須知道你真正要什麼』。」
張忠豪

Q2:找尋留學業者時應注意什麼呢?
一、是否有「留學公會認證標章」:
若有糾紛,公會可以來協助
二、簽訂定型化契約:
教育部規定,以保障消費者和留學顧問公司雙方權益
三、留學沒有保證:
可影響之外在因素眾多,不建議付極高昂價格以進到名校
學校申請的一切都是看學生自身表現,所有的顧問公司都只是在輔導你達成這個目標。若你不唸書不上進、英文考不好,只有顧問在付出那就徒勞無功。相對地,我們也不鼓勵說「保證」,萬一繳錢後受外在因素影響而沒有進前三、四十名的學校,就會有糾紛。要找留學顧問的話,記得要多聊再繳錢,別被坊間的保證所迷惑,留學沒有保證這種事情,如果可以保證的話,我早就住帝寶了(笑)。
定型化契約裡都會把細節寫得很清楚(如:申請幾所學校、服務項目為何、付了多少錢⋯⋯等),也記得一定要索取發票,因為公司需要報稅。我也是消費者,如果去任何一個地方買東西都會要發票。
張忠豪

Q3:學生在找留學業者時,應該要問哪些問題呢?
學生必須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能單看顧問過去榜單有申請到美國前百名,就說要申請百大。畢竟排名越前面的學校,就會面臨越高的費用(研究經費、設備等),也會比較學術,論文要寫得比較多,書也要唸得比較多。因此,我常跟學生說找學校時千萬不要有排名的迷思,而是說哪一個對你的發展潛力最好、專業度,哪一個最好,才是最重要的。
張忠豪

Q4:挑選留學業者時,怎樣的費用是合理的金額?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策略,也許是很好的(心理)輔導,所以我們無法去核定怎麼樣的金額是合理的。基本上,不要懷疑它合不合理,而是要確定它沒有做假。臺灣比較少見,留學公會甚至絕對不可能有這種事,但國外會做假文件,所以要避免這些問題。當你要進好的學校,需要反問自己是不是有這個資格進這些好學校?你進去的話,你出得來嗎?
張忠豪
